KEM京都电子如何确保高精度测量?
发布时间:2025-09-25 点击次数:48次
KEM京都电子通过技术突破、核心机制优化、多维度参数控制及智能化操作设计,确保其科学仪器实现高精度测量,具体体现如下:
一、技术突破:电磁旋转法粘度计EMS-1000S
1.非接触式测量机制:基于“EMS(Electromagnetic Spinning)法”,通过外部磁场施加可控扭矩驱动样品容器内的球形转子旋转,避免机械接触导致的摩擦误差,实现无干扰测量。
2.微量与低黏度检测能力:支持较低300μL样品量及0.1~100,000 mPa·s宽黏度范围测量,突破传统方法对微量样品和低黏度液体的检测局限。
3.宽温区与快速响应:适配0~200°C温区,≤100 mPa·s黏度测量仅需1秒,满足高温或快速变化环境下的实时检测需求。
二、核心机制优化:密度与折光复合测量
1.振荡管密度测量:通过U型振荡管内流体密度变化引起的振动频率改变,精确检测液体密度,结合帕尔贴恒温装置确保温度稳定性。
2.全反射临界角折光测量:利用光折射临界检出法同步测量液体折射率,实现密度与折光率的一体化高精度输出。
3.复合式结构优势:数字式密度计与全自动折光仪模块化整合,仅需少量样品即可同时完成两项关键参数测量,节省空间与成本。
三、多维度参数控制:环境与样品适应性
1.自动温度补偿系统(ATC):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修正环境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,如便携式密度计DA-130N支持0~40°C环境温度补偿,确保不同温区下的数据一致性。
2.高黏度样品补正功能:密度测量池针对高黏度液体(如原油、糖浆)自动修正流动阻力引起的误差,支持黏度高达2000 mPa·s的复杂样品检测。
3.预存补偿系数库:KEM京都电子支持预存乙醇、甘油、原油等10组液体的温度补偿系数,用户可根据样品类型快速调用,消除物质特性差异导致的偏差。
四、智能化操作设计:用户友好与数据可靠性
1.灵活参数调整与探头选择:用户可通过配套软件自定义测试参数(如转速、温度),并依据样品特性(如黏度、腐蚀性)选择不同规格的球形探头或测量模块,拓展应用范围。
2.全自动控制与中文界面:仪器标配自动进样泵、排液、清洗和干燥功能,结合中文操作界面简化操作流程,降低人为误差风险。
3.实时数据监控与终点判断:电位自动滴定仪实时显示滴定曲线、pH值和电位等关键数据,通过自动终点判断功能避免人工判定误差,提升复杂分析(如酸碱滴定、氧化还原滴定)的可信度。
